校园爱宠勿上手,你我安全“不咬手”!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5-11-18浏览次数:10

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一只慵懒的猫咪晒着太阳;在宿舍楼下,一只小狗摇着尾巴望着你手中的食物——这样的场景确实令人心动。然而,在这温馨画面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安全隐患。 

近年来,校园内流浪猫狗数量逐渐增多,许多学生喜欢抚、喂食甚至亲近它们。然而,这些看似温顺的动物可能携带各种病菌,其中最为危险的就是狂犬病毒。当你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后,不仅需要立即清洗伤口,还必须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疫苗。这一过程不仅耗费时间、金钱,更可能带来心理负担。而所有这些,都始于那一瞬间的“情不自禁”。


#

健康风险不容小觑

#


流浪猫狗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即使它们表现友好,也可能在受惊或感到威胁时突然攻击。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这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风险。

#

干扰校园生态管理

#

流浪猫狗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即使它们表现友好,也可能在受惊或感到威胁时突然攻击。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这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风险。

#

“爱心”可能适得其反

#

许多学生出于好心喂食校园动物,但这种行为可能让动物过度依赖人类,削弱它们的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频繁的人类接触可能使动物失去对人类的警惕,增加冲突的可能性。

如果你真正关心校园动物,可以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保持安全距离】

欣赏但不接触,给动物足够的空间,也保护自己的安全。


【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

如果发现校园内流浪动物数量增多或有攻击性行为,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或后勤保障处反映,让专业人员处理。


【支持科学的流浪动物管理】

了解并支持本地的动物保护组织,它们通常有更科学、更人道的动物管理方案

校园是我们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维护校园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下次当你看到可爱的猫狗时,请记住:真正的关爱有时意味着保持距离。选择安全,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校园环境的负责。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安全、健康的大学生活,让校园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温馨提示: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或抓伤,请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