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第一次从太空回望地球,那片蓝色便成了永恒的乡愁。2025年,中国航天员从太空带回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

活动时间
11月12日(周三)下午13:30
活动地点
图书馆裙楼四楼报告厅
活动内容
《窗外是蓝星》电影放映如今,这份礼物即将抵达我们校园!11月12日下午,图书馆裙楼四楼报告厅,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无与伦比的太空之旅。
请使用“AI上中医”APP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报名
在开场前签到,结束后签退
本次活动记校级美育活动一次

名额有限,请速来报名!
现场更有惊喜互动环节,等待你的参与。
太空实拍:中国航天的独有浪漫
你知道吗?这部电影的每一个太空画面,都不是特效,而是由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亲自拍摄完成的。作为神舟十三号乘组的成员,他们在太空驻留183天期间,拿起特制的8K摄影机,记录下了这段前所未有的太空之旅。
《窗外是蓝星》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首次执行在轨驻留6个月任务为蓝本,通过航天员王亚平的视角,带领我们沉浸式体验400公里外地球轨道的壮美景象。
从青藏高原的雪冠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脉络,国产特制8K摄影机将宇宙级“实景教学”搬进银幕,成就了任何特效都无法复制的视觉奇观。

脐带隐喻:连接恐惧与梦想的绳索
电影中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那根被无数网友称为“脐带”的太空安全绳。
当航天员推开舱门,进行太空漫步的一刻,一根细细的安全绳成为连接生命与地球的最后依凭。观影中,不少观众屏息凝神。这既是指物理上的生命保障,也隐喻着航天员与地球、家园之间无法割断的情感纽带。
有人说:“终于懂了什么叫‘太空脐带’,它一边系着人类最本能的恐惧,一边牵着人类最勇敢的梦想。”

《窗外是蓝星》上映后,立刻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丰收。截至目前,该片豆瓣开分高达8.6分,观影人数破30万人次,摘得2025年国产院线纪录电影评分TOP1。许多观众观影后纷纷表示,这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观看后表示:“我不断提醒自己,窗外那些太空场景不是特效,是真的;里面的三个人不是演员,是真正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宇宙与人文的双重震撼
《窗外是蓝星》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文化事件和国民记忆。它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最勇敢的远征,用航天员的视角诉说人类的情感。
而“看蓝星”,正在成为这个秋天最具仪式感的观影体验。当你凝视蓝星,蓝星也在凝视你。这份震撼,唯有亲临影院,才能彻底感受。
让我们一起,忘掉地心引力,记住蓝色家园。当走出影院时,你或将重新认识脚下的地球,和头顶的星空。

11月12日下午,
图书馆裙楼四楼报告厅,
我们与你一同仰望星空,
凝视蓝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