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耳穴疗法,这颗中医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凝聚着古人“观耳知疾、按穴调身”的千年智慧。如何让这份古老智慧“活”在当下,真正惠及百姓?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实践团走进社区,以中老年朋友的健康痛点——关节痛、糖尿病、失眠为脉络,精心打造“耳穴探秘”课堂,让深奥的耳穴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解锁触手可及的“健康密码”,用传统智慧守护社区安康。
活动伊始,社会实践团队为陆续到场的叔叔阿姨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见面礼——亲手制作的安神香包。淡紫色的棉布袋里,艾草混合着薰衣草的清香悄然弥散。“这香包闻着真舒心,还能当个小装饰,太实用啦!”接过香包的张阿姨笑意盈盈。小小香包,不仅传递着暖暖情意,更悄然开启了这场沉浸式的“耳穴探秘之旅”。
“膝盖一疼就迈不开步?肩膀僵硬抬不起手?别急!咱们的耳朵就是身体的‘微型地图’,关节哪里不舒服,耳朵上就有对应的‘止痛开关’!”实践团成员举起耳穴模型,指尖精准点向耳朵上的关键点位。
肩痛救星: 找准“肩点”(耳舟上部)和“锁骨点”(耳舟下端),边按揉边轻轻抬臂,“哎哟,酸胀感直接窜到肩膀了,按完感觉松快不少!”
膝痛克星: 锁定“膝点”(对耳轮上脚中段),配合“肾点”(耳甲艇下部)——“中医讲‘肾主骨’,双穴同按,护膝更给力!”李叔叔现场体验后直呼:“膝盖真轻快多了!”
腰痛良方: 主攻“腰骶椎点”(对耳轮下脚下方),加上“神门点”(三角窝内)强强联合,镇痛效果加倍。
“血糖总像坐过山车?除了按时吃药、管住嘴,耳朵上还藏着‘控糖遥控器’呢!”成员们的话瞬间抓住了“糖友”们的心。
核心三穴:
胰胆穴(耳甲艇后上部):调节胰岛素的“总指挥”;
内分泌穴(屏间切迹内):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好搭档”;
三焦穴(耳甲腔底部):助力消化,稳住餐后血糖的“稳压器”。
对症加穴: 口渴多饮?加按“肺穴”和“渴点”;食欲旺盛?试试“饥点”和“胃穴”。“记住哦,耳穴是咱控糖路上的‘贴心助手’,该吃的药可千万不能停!”成员们贴心地提醒,引来一片会心的点头。
“躺下就数羊,半夜总惊醒?您试试耳朵上这四个‘安神明星’!”成员们的话戳中了现场不少人的痛点。
垂前穴(耳垂第4格):专治神经衰弱的“安眠药”;
神门穴(三角窝外1/3处):安抚情绪的“镇静大师”;
皮质下穴(对耳屏内侧):让大脑从“奔腾”切回“静音”模式;
心穴(耳甲腔):专克心慌心烦导致的“辗转反侧”。
“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每天三次,感觉酸胀就对了!”王阿姨跟着示范按压了几下,惊喜地说:“心里那股燥劲儿好像下去点了,今晚就试试!”
理论讲解一结束,课堂瞬间变成了热闹的“耳穴寻宝乐园”。叔叔阿姨们人手一份耳穴图,兴致勃勃地互相研究:“快帮我看看,这个神门穴找对地方没?”“哎呦,按着心穴是有点酸酸的感觉!”实践团成员穿梭其中,手把手指导,还亮出“神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贴上这个小籽粒,轻轻按压就有刺激效果,一次能管3-5天,方便又省心!”张阿姨立刻在耳朵上贴了几颗,乐呵呵地说:“这下好了,看电视、唠嗑的时候都能按,太适合我们了!”
从缓解酸痛的“止痛开关”,到辅助控糖的“贴心助手”,再到找回安眠的“静心密码”,耳穴疗法的古老智慧,在欢声笑语和指尖探索中悄然播撒。“不打针不吃药,自己在家就能做,这才是咱老百姓需要的养生法!”叔叔阿姨们朴实的认可,正是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的生动写照。
这份源于社区的健康传递,也联结着更远的情谊。活动尾声,一场简朴而温暖的仪式同步举行——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团委代表,向千里之外的昭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捐赠了一批饱含上中医学子创意与心血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文创作品。这份跨越山海的“青春礼物”,承载着杏林青年守护健康的共同信念,亦是沪滇两地深化交流、共促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当古老的耳穴疗法遇见接地气的社区课堂,晦涩的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工具。健康不再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方寸之耳,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践团成员们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方式,让这把开启健康的“钥匙”走进千家万户,用祖先的智慧,点亮更多人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