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儿童友好的方式融入基础教育,已成为校园健康教育与文化育人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战略部署,发挥高校中医药人才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期,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杏林童心”中医药文化实践团依托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平台,‘医润童心 药香入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践项目在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顺利开展。
该活动由“杏林童心”中医药文化实践团联合龙华医院教学第一党支部具体实施,以“党建引领、科普赋能、文化育人”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将中医药文化精髓与青少年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探索高校资源服务基础教育的新路径。
该实践团队整合来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专业的17名研究生组成科普服务队。课程以“药食同源”理论体系为根基,构建“认知-体验-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通过“厨房里的中医智慧”主题,解析五味调和与阴阳平衡的哲学关联;结合校园生活场景,设计护眼三步法(20-20-20法则、主动眨眼训练、户外活动引导)、科学控糖方案及膳食结构优化策略;重点阐释“治未病”理念在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孩子们在“闻香识材”环节闭眼辨味,在“五味配对”小游戏里把酸苦甘辛咸与家中食材、四时养生连起来;讲到“酱油的前世今生+油”,大家学会看配料表、懂得少盐少油。课后,班级发起“健康小任务”:尝试一周少糖饮食、晚餐多一道蔬菜,并与家人共做一张香料科普手卡。校方与家长反馈,这些内容贴近厨房与课桌,有趣也实用,为校园健康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做法。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实践。”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杏林童心”中医药文化实践团通过暑期实践的形式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推行文化宣讲进校园、进课堂,开拓了中华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的新思路,为全面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