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由团市委、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精神文明办、市人大社会委、市政协社法委、市学联联合主办的2022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决赛在上海健康医学院成功举办。大赛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教育中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经实践团队申报、学校审核推荐、市级复赛、决赛评审,决赛采用线上答辩、线下评审的形式进行,来自各主办单位、相关委办局、媒体等单位的专家评审团分主题对各项目开展集中评审,各参赛高校实践团队成员在云端开展网络视频答辩。
在此次比赛中,我校有七个项目从数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学校首次获得特等奖,取得优异成绩,再展中医青年风采!
获奖团队介绍
特等奖
传国粹• 润童心 •践使命
——中医药文化赋能成长,社会实践助力“双减”
项目介绍:
本项目针对“双减”政策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存在的相关问题,实践团成员发挥中医药院校优势,将传统中医药文化播洒进小学生的心田,浸润时代心灵。通过文献调研及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形成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相关调研报告,结合小学生年龄段的需求和理解能力开展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同时通过饮食及中医保健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指导老师:李赣
项目所在学院:护理学院
团队成员:李雅雯 朱宇微 宋菲尔
张欣悦 潘怀瑜 沈晓怡 万天翔 邹德安 魏庆鑫 瞿祎雯
二等奖
“疫”线有我,“青”力相助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冠疫情志愿者服务实践
项目介绍:
流调是疫情防控中的基本工作,本团队结合我校部分流调志愿者学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及流调培训内容,组建培训队伍,并招募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发放流调工作反馈问卷探寻多形式流调手段与技巧,及时总结经验与分享最佳、最高效的流调志愿者的培训方法,并结果将反馈予浦东疾控,撰写流调培训指南。这将对如何使疫情防控标准和要求及时统一、保障有调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提供一定经验及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抵抗重大疫情能力。
指导老师:干旦峰,宋花玲
项目所在学院:公共健康学院
团队成员:陈颖 常辰 李申宇 黄茜萱 张灵亦 王维雪
点亮眼睛,守护“瞳”真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用眼健康的多位科普
项目介绍:
本项目紧扣“双减政策”和“中医药防治青少年近视”两大重点,实地考察上海浦东新区眼病牙病防治所,采访眼科医生,并发挥针灸推拿学学科优势,编撰“科学护眼,‘睛’彩前行”中医药近视防治科普手册、儿童科普绘本,拍摄眼保健操与耳穴的科普视频,开展“爱心云托班”线上科普和“点亮眼睛”线下主题实践活动。此外,团队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在公众号“针小推”上发布了十余篇护眼科普系列推文,并建立了“守护瞳真”喜马拉雅FM账号。目前,本团队已与1家公立医院、4所学校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开展中医药护眼科普;《如何做眼保健操才有效》线上课程在“爱心暑托班”平台上观看量约80000余人次;本次社会实践被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上海中医药大学团委、中医青年、针小推等多家媒体报道。此外,团队撰写的推文还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官方公众号“浦东德育”转载。
指导老师:夏勇
项目所在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团队成员:刘又宁 周叙 姜诗涵
姚与时 宁艺冰 王佳妮 陈若曦
李文璇 陈美希 陈筱杰
百年中药老字号的守与创
——海派炮制特色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调研
项目介绍:
本项目聚焦沪上中药老字号,通过文献挖掘、名匠访谈、实地调研和市场调查深入探究老字号面临的困境,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针对老字号的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工艺革新等方面完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根据技术人才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完成《老字号饮片生产企业炮制工培训需求报告》;通过整理制作海派特色炮制技艺影像、图文资料,完成对特色炮制技艺的实验研究,完成《特色饮片品质评价实验报告》、《海派特色炮制技术集萃》,深入挖掘老字号海派特色炮制技艺的精髓,抢救海派特色炮制技术,保障炮制技术接续传承。组织完善上海市“雷公杯”炮制技能大赛与“匠心传承杯”中药调剂技能大赛,搭建人才交流学习平台,促进大学生与老字号技术人员同台竞技、交流进步,进一步助力老字号传承发展,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指导老师:董志颖
项目所在学院:基础医学院
团队成员:李春晖 杨弘 张雄毅
林蓓芬 应博君 夏文芳 周鑫 寿璐珈
张玉洁 李佳乐 陈佳颖 袁陆祺
邱子恬 钱芸 金雯妍 顾可煦 黄晟琪
王嘉琦 刘茗昊
三等奖
情系中医文博,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文物传承与守护
项目介绍:
本项目由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专业指导,留学生辅导员牵头,中外大学生充分参与。
①参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触摸上海脉搏,感知中国精神,引导中国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素养,引导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和红色文化,号召中外青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携手共谱华章。
②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为平台,化身中医药文物的守护者,用各国语种开启与文物的跨时空对话。“参观文物—接受培训—查找资料—讲述故事—视频拍摄—后期制作—宣传推广”的脉络引领学生逐层深入,感知文物背后的魅力。
③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文化自信,后期吸纳更多的中外学生参与,延续活动机制,用更多的语言讲述更多的中国故事。
④活动受到上观新闻、青年报·青春上海、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中医青年等多家媒体平台的报到,视频在国际教育学院微信视频号、抖音号、B站号,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抖音号、官方快手号、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展示宣传。
指导老师:陶伟
项目所在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团队成员:叶詹杰 美娜 實山優郁
金正云 张栩铭 刘欣昊 沈婕 曾维豪
徐诺 大礼物
把脉公众急救,守护生命黄金期
——改善公众急救普及的对策调研
项目介绍:
公众急救,指的是普通人在自己或身边人发生突急、危、重症或意外伤害事故后,在专业医疗急救人员接手之前所做的急救措施。本实践项目团队聚焦于解决公共急救资源不足,急症患者存在就医困难的“急救荒”以及公众对急救掌握程度低等问题,随着我国老年化水平不断提高,危急重症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为了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急救素养,提高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护理学院、中药学院等的本科、研究生成员组成的公众急救社会实践团队致力于借助新媒体宣传急救科普知识,拓宽院前急救宣传途径,积极调研上海地区公众急救现状并通过制定急救指南,借助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平台鼓励更多公众学习急救知识,为健康中国行动贡献一份力量。
指导老师:陈正芹
项目所在学院:校团委
团队成员:赵星源 朱于培 李磊
吴泽瑜 郑婉怡 李建宇 周一帆 李宗屏
“远距离,近关照”
——脑卒中远程居家康复指导
项目介绍:
为积极参与“健康中国2030”建设,推动居家老人长期康复照护服务的发展,本项目团队聚焦于当前我国脑卒中失能患者数量庞大、“康复难”、困境突出等社会现状,结合自身优势,基于文献挖掘、调研访谈、专家咨询,设计了一系列针对居家场景下的远程康复评估指导方案,并将其录制为了通俗易懂、方便易学的讲解视频。
团队在为20余位患者提供线上+线下、院内+居家完美闭环的持续性康复指导和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充分扎根于专业康复知识,深入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总结了一套以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为特点,可落地、可推广的远程居家康复流程,旨在实现居家康复精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突破,让“全行廉便”的专业康复服务变得“人人可获得、人人能受益”。
指导老师:刘晓丹
项目所在学院:康复医学院
团队成员:包弋蝶 俞婧哲 胡梦婷
沈倩如 张智清 康佳佳 王若愚 施奕冉 史嘉诚
在此恭喜以上获奖团队!
青春是理想实现的温床
祝愿每一位拥有远大志向的杏林学子
都能心怀梦想,脚踏实地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社会实践中收获成长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