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糖尿病患者配药管理及策略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2-09-02浏览次数:10

夏花绚烂,烈日炎炎,2022年暑期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子们以乡情为纽带,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以所学为所用,将炙热的情感与最务实的知识投身到社会实践大熔炉中去,奉献自我,锻造新我,成就强我。

近期校团委将持续发布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开展情况推送,展现团队社会实践成果与风采,也为大家提供更多的经验学习,欢迎同学们关注!

2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形成世界大流行,影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针对新冠疫情,我国实施的疫情防控措施初现成效,多地疫情突发又被成功扑灭。正如今年上半年,上海经历了新冠疫情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疫情防控三级管理最终打赢了这场攻坚战,上海人民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如疫情防控期间,限制人员流动的管控措施,不仅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产生了影响,对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配药及诊疗而言更是带来了极大不便。以糖尿病患者为例,患者都需要定期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但在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条件限制(如居家防疫和交通管制等),患者到医疗机构接受常规的糖尿病随访和诊疗受到限制,则出现了暂时的“开药难”、“就医难”的情况,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急性并发症发生,甚至威胁生命。

针对新冠疫情,近两年来我国实施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互联网诊疗平台,同时通过在社区医院内补充慢性病常见药物和相关医疗设备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尽管这些措施一定程度改善部分情况,但由于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医疗系统负担过重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大,疫情防控期间“就医难”、“配药难”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同心抗疫,助力抗糖”社会实践团聚焦于上海疫情防控期间糖尿病患者的处境,通过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走访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进病房面对面地与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流与访谈,倾听患者的声音与诉求,了解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慢性病群体的难处,以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为第一要素,为日后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解决糖尿病患者就医难、配药难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创新管理模式建议,进一步为慢性疾病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走近患者,倾听声音#

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在公共健康学院陈学芬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实践团队成员完成了实践项目的构思、流行病学问卷的设计,并多次前往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进行调研,深入门诊与病房,同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流、访谈,就患者是否能及时就医诊疗、就医便利度与满意度、药品的获得途径与配送等问题进行调查,倾听患者在就医配药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所遇到的阻碍与真实感受。

通过调查,我们与三十余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面对面地交流,其中二十四位患者都表示尽管封控期间前往医院就诊较为繁琐,自己也不愿去,但是在疫情期间,后续由各个街道、居委会组织的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相应的服务站点对接,有序组织并统计每个家庭所需的药物、收取医保卡,由社区志愿者到社区医院开药,一般可在2~3天内便可收到所需的药物,听到他们对志愿者和医生赞不绝口,深深体现出疫情中“病毒无情,人有情”的人文关怀。亦有一部分患者表示,在疫情封控前便储备了足够量的药物,通过在封控期间减少服用量的方式,无需再额外配药也能控制病情。此外,也有少数受访的患者反映在此次疫情封控期间,配药十分困难,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各社区医院的药物储备量不同,有的医院储备较为充足,有的医院恰好在封控前余量不多。有一位患者反映,她所服用的二甲双胍片在她所在社区医院库存恰好不多,封控后若需要配药,需到上级医院配药,而疫情封控,公共交通不畅情况下,则略显“配药难”,可见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要做到统筹兼顾基层医疗保障依然任重而道远。


#线上调研,分析现状#

实践团队实地走访医院及社区,针对上海的糖尿病患者发放了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主要围绕糖尿病患者的就医与配药两个维度展开,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

1.疫情防控期间,由于社会面静默管理、小区封控、公共交通停运、医院停诊等原因,调查对象中仅有小部分患者选择在家附近的医院或社区医院就诊,部分患者被动推迟复诊时间,小部分患者在出现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并发症或急需药物等情况时无法及时就医。对于就医便利度评价方面,由于访谈对象中大部分患者未直接就医,且访谈对象多为65岁以上老年患者,并未使用过互联网医院,故多数人评价为不了解。


疫情防控期间就医便利度评价

2.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储药量足够或者能够及时配药;多数患者选择社区/志愿者代配药或者医院配药,降糖药物大多都能在五天以内配送到家,且大部分能够医保支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有志愿者的帮助,仍有许多受访的患者在便利度一栏选择了一般,主要是由于与封控前相比,志愿者配药还是不如自己直接去配药来得方便,以及各个住宅区与社区医院的距离远近不一,配送时长也层次不齐,长则一周的配送时间也让患者感到不便;另外,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受访患者都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医院,一是慢性病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对互联网的接触本身就少,二是也可反映出即使建设了线上配药平台,但目前为止的宣传和普及度还有很大的不足。


配药方式选择


疫情防控期间配药便利度评价

3.患者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就医配药问题的建议主要是医保报销推迟,异地及农村医保报销困难、报销费用少,少数也提到社区医院缺少药品,难以配药等。


(患者相关评价与建议词云图)

#成员感悟#

 “同心抗疫,助力抗糖”团队在六月敲定走访医院,七月完善调查问卷,八月实地走访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收集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的觉得配药很方便,社区会定时打电话寻访,缺药了也会上门来取医保卡到医院代配药;但有的患者即使有急性并发症产生,也会因为居家隔离而难以就医。患者对设计的问卷问题非常耐心。

仔细回想封控期间的点点滴滴,一一回答,也让我感受到了社区医疗服务确实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作为一名预防医学的学子,深深地感知到我国医疗行业,要让患者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提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公共健康学院 沈齐悦

“同心抗疫,助力抗糖”团队利用暑期时间深入社区和病房了解糖尿病患者在疫情时期配药、看病的困难。比起网上和新闻中所报道的,大家的情况或轻或重些,但绝非调研前仅是想象的样子。

而通过交谈,也发现在这次疫情中,上海做了自己的努力,通过疫情前家庭医生和疫情爆发后社区志愿者的配药很大程度缓解了药物问题,然而,也需要正视的是上海对于应急时期医疗资源的储备和分配还亟待提高。最后,在暑假一同调研、切身和患者交流的过程,是这个炎热的夏天非常有意义的事。                                    

  ——公共健康学院 王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