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史鉴今,立党治国,我校 “中医青年百年党史学思践悟”实践团于7月4日至6日相继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及苟坝会议会址等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感悟长征精神,砥砺初心使命!
追忆英雄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7月4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位于息烽县城城南的息烽集中营。这里曾是国民党军统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关押革命烈士的秘密监狱。
在息烽集中营旧址,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革命纪念馆展厅、斋房、猫洞等地。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参观、祭祀英烈及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深切感受到许晓轩、黄显声、张露萍、“小萝卜头”宋振中等烈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及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
7月4日下午,实践团一行来到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纠正“左”倾教条主义,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而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在遵义会议陈列馆,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遵义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随后,实践团一行来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参观。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席宇副教授在红军坟前为实践团进行了现场教学,讲述了陵园铜像原型——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的故事,让身为中医学子的实践团成员深切感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畏牺牲的红医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千峰万刃,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7月5日一早,实践团一行前往娄山关。娄山关是贵州北部的第一要塞,也是贵州北部通往重庆、四川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当年红军攻下娄山关,取得了长征路程中的第一次巨大胜利。
娄山关大捷后,毛泽东曾策马驻足,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忆秦娥·娄山关》。其中的几句今人耳熟能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红军指战员的革命热情、壮志豪情跃然其中。
伴着淅沥的小雨,实践团走上崎岖陡峭的石头山路,这里的一草一木浸润着英雄的鲜血,一山一石彰显着先烈的英魂。当实践团一行终于冒雨登上娄山关山顶后,即被雾气环绕下群山“苍山如海”的气势所震撼,不禁集体吟诵起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在铿锵有力的吟诵中,体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壮丽英雄主义气概。
长征路上,一盏马灯照亮中国
苟坝会议是红军长征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中央新“三人团”,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7月5日下午,实践团先后参观了苟坝红军村、红军马灯馆,详细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如何通过缜密分析,带领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四渡赤水,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历史。大家无不深感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随后,实践团一行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位于苟坝县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花茂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探访乡村新变化,了解土陶制作非遗传承人母先才、“红色之家”张胜迪等村民的奋斗历程。
傍晚,实践团成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起,提着马灯,穿过田间小径,重走毛泽东走过的“真理小道”。大家纷纷表示,只要坚持真理,践行真理,就一定能从坎坷小路迈向光明坦途。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