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9年“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的预通知
各附属医院团委、学院团委、研究生联合团总支: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对高校实践育人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学校将开展2019年“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
大赛引领广大学生围绕当前社会热点和主要问题,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组织机构
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学生工作部(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共青团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二、 活动主题
奋进新时代 砥砺新征程
三、 活动时间
2019年4月—10月
四、 大赛开展形式
大赛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类型,分设2个主要部分:
(一)社会调研
鼓励大学生围绕国家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聚焦全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上海发展重大课题方向,深入开展观察寻访和实证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二)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类实践活动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重点,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公益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祖国各地的乡村、社区、街道、厂矿、军营尤其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五、大赛申报方向
(一)革命理想信念专题
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来和五四运动100周年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等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题
重点围绕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背景下超大型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关注如何探索超大型城市转型路径,实现城市管理的全覆盖、法治化、智能化、标准化等方面,鼓励学生关注身边、聚焦常态、寻找短板、发现问题、见微知著,开展相关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
(三)中医药扶贫关爱专题
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组建大学生实践团队,充分发挥我校中医学科特色,选择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将中医药学科知识带入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成长。同时, 开展基本中医药知识普及教学和义诊活动, 为百姓进行健康普查和中医健康养生指导。
(四)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专题
结合“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传播大背景,以“讲好中医故事,讲中医好故事”为主要宗旨,号召大学生充分借助互联网,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多维度对各时期中医药优秀成果和传统文化进行多方面解读、展示和宣传;发现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梳理和萃取其中的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五)“互联网+”中医药服务与发展专题
以中医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实践,以解决现实问题和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为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为支撑,围绕远程医疗、智慧医院、智慧药房、数据应用与数据安全、可穿戴监测设备应用和健康旅游与文化传播等具体领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六)“往社区走”大学生基层服务专题
组织大学生开展“往社区走”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学习进社区”、“骨干进社区”、“创意进社区”、“科技进社区”、“环保进社区”和“服务进社区”六大主题,引领团员青年在投身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中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在融入社区、服务社区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七)垃圾分类治理专题
鼓励大学生广泛开展形式活泼、富于创意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走进“爱心暑托班”,提升小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度,树立绿色生态理念; 创作文化产品,探索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倡导垃圾减量理念。
(八)大学生基层挂职锻炼专题
大学生挂职锻炼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学校选派优秀大学生在暑期中赴附属医院、区县党政机关和我校大学生岐黄育人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六、大赛流程
项目按照服务社会、社会调研两个部分分别申报。学校将举行评审,确定校级重点立项项目。
时间节点 | 工作事项 |
4月10日 | 开展启动宣讲会 |
4月30日前 | 各单位团组织报送项目,推荐重点项目 |
5月 | 学校分别举行各类别的重点项目立项答辩 |
6月 |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系列培训和出征仪式 |
7月至8月 | 各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记录社会实践日记,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有关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报送的要求另行通知 |
9月上旬 | 大赛项目结项答辩,选送优秀项目参加上海市“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 |
10月 | 开展各类评奖评优工作。收集汇总各类总结资料(文字、图片和视频),形成总结和展示材料 |
11-12月 | 开展系列成果展示和表彰活动 |
七、大赛活动要求
(一)参赛对象
1、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
2、各年级团支部(除了实习、见习和毕业班)都应按要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团队组成人员和条件
1、参加今年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必须是2019年12月之前仍在读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2019届毕业生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保研资格的,可持院系相关证明,报名参加);
2、参赛成员组成社会实践项目团队,向基层团委申报,通过基层团委审定汇总交至校团委;以学生组织为单位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须向校团委指导老师签字同意;
3、各申报社会实践团队人数原则上在5人以上,20人以下;鼓励跨专业、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地区的学生组成团队,申报单位由团队成员协商决定,原则上为团队第一负责人所在单位的团组织;各团队需指定1名同学为负责人。
4、各项目必须有一名指导老师,鼓励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专任或兼任指导老师,鼓励邀请校友兼任指导老师或共同参与实践,鼓励邀请媒体记者共同参加指导和实践;如在外省市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必须有一名学院领导带队,并配备一名专业课教师对项目进行指导和管理。
5、鼓励有条件的团队吸纳普通高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做好过程指导。
八、大赛立项与资助
2019年“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项目实行分级管理,设立校级重点项目和学院一般项目。一般项目由基层团委进行管理和监督,重点项目由校团委将进行重点资助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参赛团队在学院内进行申报,向基层团委提交《社会实践大赛申报书》。各学院组织申报的项目(调研类和社会服务类)总数量原则上不少于团支部数量(除了实习、见习和毕业班)。
2、各单位团委在推荐重点项目前应做好院内评审和推选项目的公示,校团委将组织评审对申报重点的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一定数量的重点项目进行资助。各单位项目申报数量达标的情况下,可推荐社会调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各2项参加校级重点项目答辩;若申报数量不达标,将视情况减少可推荐项目数。除研究生联合团总支、校级学生组织和各医院团委可按实际情况申报项目,其他单位按本规定操作。
3、基层团委审核同意后并将本单位项目汇总,于4月30日前将申报汇总表和项目申报书的电子版报送校团委,电子版发送工作邮箱tcmshsj2019@163.com(主题请标明“**学院+2019年社会实践项目”),纸质版敲章汇总表交至校团委办公室(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303)。
4、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获得单位,可获得单列重点项目申报名额1项(此名额用于社会调研或社会服务类皆可)。
5、获得资助的重点项目将与校团委签订《2019年“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校级重点立项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获得立项的重点项目参加大赛的结项评审。
(三)大赛的立项与资助
1、经过评审后,校团委公布获得立项的2019年“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校级重点项目名单。
2、社会服务类重点项目的资助额度为3000—5000元。获得资助的重点项目于活动开展前按规定领取50%启动资金。剩余50%作为结项资金,将视项目开展情况于结项答辩后发放。
3、社会调研类的立项项目资助额度为1000—2000元。项目开展前按规定领取50%启动资金,剩余50%作为结项资金,将视项目开展情况于结项答辩后发放。
九、大赛奖励
(一)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确认资格有效的获奖项目,由组委会颁发证书和纪念奖杯(牌),并视情况颁发相应的奖金。
(二)大赛以学院为单位,根据学院获奖项目计算团体总分,并按名次排列。最高荣誉为“求实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的学院;设“优胜杯”2个,授予团体总分第二和第三的学院。
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
得分/扣分 类型 | 得分/扣分点 | 分值 |
重点项目获奖情况 | 一等奖项目 | 每项计100分 |
二等奖项目 | 每项计60分 | |
三等奖项目 | 每项计30分 | |
实践过程突出表现 | 团队(或个人)受到省(市)及以上媒体报道 | 每篇计5分 |
学院项目组织情况 | 项目总数未达标 | 扣10分 |
十、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整合优势。各基层团组织要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形成学院团委组织实施和院系积极配合的工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整合、协同推进。各单位的参与度和获奖情况将直接列入基层团组织工作考核。
(二)加强指导,完善机制。各基层团组织要将社会实践和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加强选题方向、调研方法、成果总结、实践技能等多方面培训。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选派相关专业教师指导,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实践指导体系。
(三)突出专业,注重延续。各基层团组织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基层需求调研制度,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收益”原则,选题立项应尽可能与本院系优势专业相结合,内容形式应切合基层实际和需求。鼓励优秀项目持续深入推进,实现实践项目品牌化、项目成果科学化、服务社会常态化。
(四)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各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大众传媒等宣传载体,在活动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阶段进行宣传推广和互动参与,加强优秀个人事迹、实践成果的宣传报道,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扩大社会实践的整体传播效益。
(五)落实保障,确保安全。各基层团组织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高度重视实践团队特别是赴外省市实践团队的安全保障工作,每支团队必须配备一名带队老师。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做好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别是要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章老师 51323085 万老师 51322085
邮箱:tcmshsj2019@163.com
附件1:《“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申报书》
附件2:《“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申报汇总表》
附件3:《“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章程》(试行)
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学生工作部(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共青团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代章)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