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全国中医药共青团工作联盟2018年工作年会暨第九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召开。来自全国27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领导、专家、青年代表共200余人齐聚北京,共话中医青年人才培养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前景。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吴平,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葛广波及获奖学生、研究生代表等出席会议。
本次论坛分为联盟理事长会议、开幕式、专题报告、分论坛会议、闭幕式五大会议内容,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翟双庆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致欢迎辞。她表示,中医药教育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实践育人”的要求,切实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打造中医药文化共同体。
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石新明在讲话中提到,要加强中医药与自然、社科、人文三大学科的交流融合,更好的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主题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文化育人等各类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随后团中央学校部领导同与会的各中医药院校领导上台,共同启动“初心不忘§健康担当—岐黄青年助力脱贫攻坚战“青年师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开幕式结束后,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吴平主持,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石新明作主题为“7.2重要讲话和团的十八大精神解读”的专题报告。中国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制度性安排,初心就是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此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各联盟成员单位团组织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促进青年成才,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青春力量!
在第九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优秀青年及优秀青年学生暨“远志杯”优秀成果颁奖仪式上,我校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葛广波、2018级博士刘建党分获第九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优秀青年”、“优秀青年学生”,在第六届“远志杯”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上,我校成绩斐然,宋云清等人的《厚朴化学成分对人羧酸酯酶调控作用对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叶翔宇等人的《“方兴未艾”智能艾灸系统》项目荣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二等奖,宋时雨等人的《于叙事医学视域下的“尊严死”的思考》项目荣获哲学社会科学类二等奖。
本次大会促进了我校同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及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希望中医青年树立中医药改革创新的坚定理念,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