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走进原子城,重温岐黄初心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07-14浏览次数:80

  2017年7月13日,我校博士生服务团一行在研究生院副院长葛芳芳、针推学院副教授毛慧娟和校团委副书记万婕的带领下前往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



  原子城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它由纪念馆、纪念园、爆轰试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纪念碑等组成,占地12.1公顷。核武器建设者们在党的领导下,头顶蓝天,脚踏草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他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后辈们学习的榜样。基地倾注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邓稼先、王淦昌等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树立了不畏强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团结拼搏、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博士团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一句句誓词雄壮豪迈,一声声誓言铿锵有力。这12句话80个字的铮铮誓言,让大家在现场顿时热血沸腾,进一步增进了对党的情感,又一次接受了党性教育和思想升华,这种很强烈的现场感、即视感和仪式感提醒了博士生们肩上的责任。入党誓词是座右铭,更是行动指南,提醒博士生们在提高医技医术的同时勿忘以身作则,奉献青春,为岐黄梦添砖加瓦!




2017级 龙华临床医学院 中医外科学  史有阳:

  今天我们博士服务团一行一大早来到了红色教育基地中国原子城,学习先辈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参观了烈士纪念碑,所有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原子城的浮雕钱,看着那些科学家的名字,我被他们的不畏强暴,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精神所激励着,他们的精神在我科研的路上永远激励着我。



2017级 龙华临床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李佳:

  当我站立在原子城烈士纪念碑前,看到一行行名字,内心无限感慨。正是这些前辈们,不顾个人安危,刻苦钻研,才有了新中国的核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7级 曙光临床医学院 中医眼科学 吕小利:

  今天我们参观了青海原子城,重新走了走先烈走过的路,并在烈士纪念碑前宣读入党誓言,向那些可亲可敬的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贡献的人们致敬;他们当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郭礼怀、朱光亚、邓稼先、钱三强、吴有训、王承书、张文裕、钱学森……他们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也有的隐姓埋名数十年,默默在实验室辛勤工作;他们为了民族的自尊,为了祖国的兴旺,为了国防的强大,在苍茫荒凉、没有人烟的草原上,度过了艰苦的日子。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更应该用忠诚与智慧、青春与热血,投入到工作和科研当中,发扬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再创辉煌!



2017级 曙光临床医学院 针灸推拿学 崔光卫:

  踩着不甚平坦的石子路,我仿佛看到了曾经为祖国原子弹的制造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前辈们在前面一步一步引导着我们,引导我们心系家国。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针灸推拿学博士研究生,我一定要担起守护患者的责任与义务,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7级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李恬:

  今天,上海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博士团全体成员参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原子城纪念馆,位于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是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事业和核工业发展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支点,彰显着不畏强暴、艰苦创业、勇攀登高峰的“两弹精神”和“基地精神”。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 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里我也看到了当年的英才就是凭着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奋斗精神!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唤起了我们每位党、团员的爱国之心,激起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要时刻铭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那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无数个先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医乃仁术,医者仁心。立足本职工作,时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贡献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级 曙光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王莹:

  矗立在原子城门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永远铭刻着老一辈科学家和建设者的功绩;他们留下的足迹和汗水,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着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梦”而奋进!



2017级 长海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余钦:

  今天博士团怀着崇高的敬意一大早就到达了原子城,去参观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基地倾注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邓稼先、王淦昌等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到这样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实物基地,感慨良多!

科学家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不畏强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团结拼搏、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都深深地感染到前去参观瞻仰的博士团成员。


2017级  岳阳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王程燕:

  今天,我们来到了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了解纪念馆后面的596之路背后的故事后,我深深被当年工作人员艰苦创业,坚定信念,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折服。站在纪念碑前,看着一个个为祖国事业无私奋战的姓名,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同时,身为医学生,需要学习先辈们不畏困苦的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发挥我们青春活力,充分思考,灵活创新,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