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48h创客周末”火热拉开大幕。“48h创客周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项目“创新学堂”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旨在鼓励大学生超越自我、发散思维、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48h创客周末”正是要鼓励和引导杏林学子中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和实践的创客用青春活力和崇高热情和能力在创新2.0时代为自己与社会大胆畅想、创造全新的美好生活。在历时48小时的不间断活动中,“48h创客周末”引导初创者进行创新点子展示、创新团队组建和产品雏形开发,并经导师指导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比,让学员在实践中切身体会点子成长项目的过程,藉以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次“48h创客周末”巧妙地将前期创新学堂习得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让参与者更直观地感受创新,在实践中实现了创新从“0”到“1”的突破。杏林学子将创新意识与中医药知识相结合,可以说是创新理念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一次完美碰撞。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也强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这也是历史的启示”。在此时代背景下,结合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上海中医药大学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创新教育工作。三年来,学校学生共申请专利58件,发表SCI类文章5篇,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奖15项。在第六届“神农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前夕,上海中医药大学举办了首届“创新学堂”,以此为载体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将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落实到实处,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打造新引擎、注入新活力。
创新学堂由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学工部、研工部、中药学院联合主办,中药学院团委、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承办,旨在全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积极搭建我校“传承为先,创新为重”的全方位、立体化、体验式大学生创新培育平台。首届创新学堂针对全校本专科、硕博士研究生全面开放,通过遴选择优录取了45名正式学员。本次学堂分别从理论知识课程、创新导师项目指导、实地考察创新训练及创新计划汇报四大模块对学员进行全面培训。目前创新学堂已成功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季光、上海市领军人才杨华元、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平、973首席科学家吴焕淦、房敏、徐宏喜等权威专家进行了创新思维、科研方法、问卷设计、数据分析、专利申报等专题演讲,每场培训座无虚席,学员们认真听课,与授课嘉宾积极互动。学员们纷纷表示在本届创新学堂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解答实际困惑的同时更开拓了创新视野。创新学堂,用同学们自己的话来说,真正是“让梦想飞起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