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第二期
共青团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06年7月17日
走进山阳村, 关注新农村建设
7月上旬,04中药团支部的同学前往山阳村,开展为期两天的“情系农村,调查农村现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了敢吃苦、战高温的精神,通过对山阳村农村建设的初步调研,达到了活动的初衷。
此次调研活动根据好、中、差抽选山阳村100户农户,调查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户的所思所虑、所喜所盼(在被调查对象中,村干部占10%,村民代表占30%,普通农民占60%)。以发放《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农村政策关心情况、农民收入情况、生产发展情况、劳动力转移、入学看病、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建设和为农服务等方面的33项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
从收集的调查问卷中整理提出的在山阳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村级组织建设不强。村负责人不仅要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还要做群众致富的引路人和带头人,选出真正的村官已成为广大农民的企盼。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干部作风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
3、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农村有线电视未普及。
4、农村经济水平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影响,农村经济总量少,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新农村建设乏力。
5、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建立了合作医疗组织,参保率虽达65%以上,但受报偿标准低的影响,还存在着因病返贫和看不起病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徐芳芳)
活动手记
活动日志(一)
情系农村,调查农村现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今天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走进山阳村首先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淳朴的民风.当我们向路过的村民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们很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了村委会并介绍村支书张新民给我们认识。村委会工作环境还不错,一楼有一个科普、党制建设等诸方面的宣传栏,二楼还有一块关于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黑板报。我们受到了村支书和村长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首先,我代表实践小组向他们介绍了此次来山阳村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安排,并表示希望得到村委的大力支持。接着,我们就按计划邀请村支书张书记为大家介绍该村的党制建设及山阳村的现状(包括农民的生活水平、平均年收入、医疗卫生等方面)。随后,我们向村委们递上了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并告诉他们我们将送一份调查报告给他们,以便他们更好地策划新农村建设的方案。张书记和村长非常认真地为我们填了两份调查问卷,他们还表示会全力支持我们的活动。
经过张书记耐心地介绍,我们对山阳村的总体情况有了很大的了解。从村委会出来,我们看见了张书记谈话中提到的达标卫生室,便进去跟医生打了声招呼,只见他从里到外忙碌着。稍刻空闲,我向他做了一下简单的介绍,一说是中医药大学来的,我们更是倍受欢迎。我们也趁此机会向王医生了解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农民易患的一些疾病以便我们做健康宣教的时候心里有底。
了解当地基本情况后,我们匆忙吃过午饭,便顶着烈日开始调研。我们带上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在讲述了我们到该村及做问卷的主要目的后,村民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虽然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彼此都在努力克服。在做调查的同时,我们还询问了村民的家庭情况及收入、支出,并通知村民次日有量血压和健康宣教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村民们更是喜出望外。
调查问卷结束回到住宿的旅社,吃了些东西,稍作休息便开始统计分析调查问卷。
一天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们从未说过“热”和“累”,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是应该接受考验和挑战的。
(徐芳芳)
活动日志(二)
情系农村 增强农民自我保健意识
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太阳又一次挑战自己散热的极限,蚊子们对陌生的人们也显得格外的“亲热”,但这一切客观因素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工作热情。
这支“娘子军”队伍又再一次“出击”了。为了跟高温间段的时间赛跑,我们也调整了相应的时间安排。姐妹们带好血压计,穿好象征性的白大衣出发了。进村没几步便有不少村民迎上来,于是我们便就近原则来到一户村民家中,村民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也自觉地排队等待。不一会儿,又来了一批,大家似乎已经把这村民家定点了。此时,同学们的热情也高涨了不少,耐心地为村民做健康宣教,谨慎地量血压……这一幕幕也是我校“仁爱”的校风的体现吧。
上面的现象也说明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们对自身身体素质也非常关注,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小病小痛从不去看,忍忍就过去了。作为体力劳动者,身体素质的好坏固然重要,这也就要求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必须有所增强,我想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从昨天的问卷结果中我们也发现这个较严重的问题,即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虽然现在已经建立了合作医疗组织,参保率虽达50%以上,但受报偿标准低的影响,还存在着因病返贫和看不起病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建设新农村应整顿农村药品市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和过期药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这一切发人深省,作为未来的一名医务人员,我们应该努力注重培养自身的医疗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并要有这样的心态——“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芳芳)
报:团市委、校党委、附属医院、学院、中心、部党委(党总支)
送:附属医院团委、学院分团委(团总支)、直属团支部
编辑:朱谷晶 徐文静 谢芳 指导老师:李赣 陶思亮 向延卫
联系方式:51322084 稿件邮箱:zydshsj@sina.com
(共印1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