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脊柱健康亮红灯?传统功法来助力,让青年少挺起脊梁!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5-08-28浏览次数:10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并且正以每年约30万的速度递增,我国青少年脊柱健康的严峻现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提出:“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少林内功作为传统健身功法,强调“以气引力,以力带气”,注重腰腿发力和周身平衡,经常练习对于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改善身体姿态、提升脊柱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内功护脊”实践团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三类重点人群,针对儿童脊柱发育、青少年姿势异常和中老年脊柱退行性问题,设计差异化服务方案。活动以少林内功教学为核心,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游戏化教学,帮助儿童在趣味中养成正确体态;面向青少年和中老年群体,则强调站桩、推掌等基础功法的规范训练,以增强核心肌群、改善脊柱稳定性。

在实践环节,讲课同学演示了少林内功经典动作站裆式。老人们跟着师傅的指导,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内扣。注意呼吸要深、长、细、匀,动作要慢而不断。同学穿梭在老人中间,耐心纠正动作。等到大家熟练掌握站裆之后又学习了顶天抱地式。


现场设置脊柱健康筛查区,运用亚当前屈测试等专业方法为青少年提供初步筛查与个性化建议,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截至目前,实践团已累计服务近两百人次,初步筛查提示部分青少年存在姿势异常和轻微侧弯倾向,凸显脊柱健康公共教育的迫切性。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内容推广、拓展服务覆盖范围,推动中医药传统功法走进更多社区与校园,用专业与爱心守护市民脊梁健康,践行新时代中医药青年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