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蝉鸣阵阵,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健心助眠”实践团带着中医趣味知识,专注中医文化传承,构建认知-实践-认同教学体系,走进了浦东新区多个暑托班。24天里,实践团用28节课程编织了一段关于“好心情、好睡眠”的成长故事——从功法舒展到穴位探秘,从针灸原理到中药芬芳,四堂主题课各有侧重、层层深入,带领超1120人次的小朋友探索了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奥秘。将传统养生智慧转化为青少年易掌握的健康技能。
功法
功法课程中,孩子们学习了传统养生功法,在一招一式、一呼一吸间,感受身体的律动与传统中医文化的智慧。通过双人功法“八走势”的练习,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学会了如何调节身心状态以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也在互动中实现了友情的“更上一层楼”。
穴位
在穴位课程里,孩子们认识了藏在身体里的 “助眠开关”,亲手尝试实用穴位按揉技巧。老师耐心地讲解每个穴位的位置与功效,孩子们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熟练掌握了至少两种穴位按揉方法,为改善睡眠问题找到了新途径。团队建立教学-改进-提升循环机制,经过多次实践调整,穴位定位准确率从初期15%提升至97%,并形成儿童中医素养评估工具,精准记录学习成果。
针灸课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揭开了小小银针的神秘面纱。孩子们了解到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达到宁心安神、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并对针灸操作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互动频繁。
在中药主题课程中,孩子们认识了夜交藤、远志等助眠中药材,亲手制作简易助眠香囊,把“安心味道”带回家。通过闻香识药,孩子们感受到中药材在改善睡眠和心情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如“玫瑰”与“合欢”其实蕴含着不为人熟知的药物价值。
28节课,总计1120人次的参与,每一张专注的小脸都在诉说:原来健康可以这样生动,拥有好心情和好睡眠可以如此简单。
“第一次知道按按这里就能睡得更香!”“老师,中药包的味道像夏天的草地!”结课当日,孩子们在采访中分享了最真实的收获,实践团中的每一位老师也在反馈中深刻体会:当传统医学以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方式表达,传承便有了更鲜活的载体与更蓬勃的生命力。
家长反馈显示,超八成家庭开始实践中医养生方法。作为团队成员,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医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当看到学员主动教父母找穴位,当收到家长发来孩子调理失眠的案例,更加坚定了我们深耕中医教育的决心。这种“小手拉大手”的传承方式,让中医文化从课堂走进家庭,从理论融入生活,真正实现了“种下一颗种子,绽放一片森林”的文化使命。且调研显示,参与课程的学员未来从事中医相关职业的意愿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这也激励着团队成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计划通过更多实践积累教学经验,为中医文化传承培养更多年轻力量。
在浦东新区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心助眠”实践团于多个暑托班开展的第一期暑期爱心课程圆满收官。
作为连接传统医学与青少年成长的桥梁,课程巧妙融合中医药智慧与青少年身心健康需求,在轻松互动中传递了健康睡眠、健康心理的小秘诀,既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助力,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精彩未完待续,实践团将带着第一期的经验与热忱,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动,为孩子们打造更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快乐中收获中医知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