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做实干家!2021年“知行杯”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获奖团队风采展示~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1-11-02浏览次数:102

20211024日,来自全市32所高校的119支代表队齐聚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参加2021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决赛。本届大赛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共设八个竞赛组,分别是知行百年、知行长三角、知行浦东、知行五个新城,知行在线新经济、知行花博、知行人民城市建设以及知行乡村,鼓励大学生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聚焦“十四五”开局之年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经实践团队申报、学校审核推荐、市级复赛、决赛评审。我校共有八个项目获得了奖项,其中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再次获得佳绩!在“知行杯”比赛中大展上中医学子的风采!

二等奖

三等奖

获奖团队介绍

      二等奖    

穿越百年的药箱:解锁信仰密码,讲好初心故事

项目介绍:

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华诞,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际,实践团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协同共建,探寻红色医疗卫生史足迹。围绕“我党第一个红色医生”傅连暲的事迹,前往长汀参观傅连暲生前工作的福音医院,听当地老党员讲述医疗卫生史的故事。同时,发挥团队医护专业力量,运用专业知识助力当服务老区人民。实践团返沪后,深度挖掘建党百年来全国医护党员的红色故事作为“红色数据库”,在实践过程中学会讲红色医疗卫生史、现代护理发展史的故事,在新征程中讲好红医精神的故事,接过前辈们肩上的小药箱,不负青春韶华。

指导老师:杨莹、端木寅

项目所在学院:护理学院

团队成员:宋菲尔、费佳楠、张欣悦、赵佳怡、朱宇微、潘怀瑜、阮喆昱、苏晓洋、王珊

实践成果:

实践团成员深入挖掘傅连暲与小药箱背后的故事,与上海市中医药博物馆联合培养一支红医故事青年讲解团队,在学校新生入党申请人培训班中以及博物馆等地进行分享交流。实践团也为各组织参观活动进行讲解,让更多非医学专业的的人了解傅连暲和药箱的故事。同时通过采访本人或相关人员记录其事迹以及与党的红色故事,拍摄访谈视频、撰写成教材册。在此基础上分期制作小视频,融入在苏区走访红色地点的经历以及收获,启迪青年学子,借助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更加进一步的宣传红医精神。成立岐梦天使志愿服务队,以“学习-实践-研究-应用”的模式开展红色志愿服务,针对青年大学生、医院医护工作者以及社区小学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二等奖

失智不失爱,记忆有温度--上海市社区老年认知障碍家庭照护需求及信息化服务方案构

项目介绍:实践团立足于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建设工作,以上海市社区认知障碍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设问卷,了解老年人认知障碍水平现状及重点关注老年认知障碍家庭照护需求,探索其所欠缺的能力和知识。进一步采用广泛的咨询与论证,结合当下信息服务技术,构建出智能服务的方案,有针对性地对照护缺陷及不足之处给予可及的支撑和指导,以期改善老年认知障碍家庭照护者的适应不良问题,延缓患者病情发展。

指导老师:吴静

项目所在学院:护理学院

团队成员:苟昕雨、黄佳沁、张瑞玉、黄雨荷、杜丽艳、邹静雅、喻蜀梧、林海明

实践成果:

2个月内,调研团分别选取了5家三甲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家康复医院进行线下问卷访谈和线上数据收集工作,共收集调研患者100人和家庭照顾者212人。基于项目,实践团成员完成1篇文献综述,已向《中华护理杂志》投稿;完成1篇调研报告,提出将嗅觉功能评价纳入老年认知障碍评估标准以协助早期诊断,并设计构建互联网云平台服务框架图,将患者居家、专业医疗、社区服务三方联动,提供知识普及、信息采集和治疗管理等服务;完成1本宣教手册,宣教认知障碍的早期症状和居家康复知识指导;创建团队公众号“走进老小孩的世界”,呼吁更多社会人群关注老年认知障碍话题,现发布推文6篇,获得1000+关注量,5000+阅读量。

   二等奖                    

结小爱,筑新“巢”——上海市空巢老人居家安全环境改造服务

项目介绍:聚焦于当前我国空巢化问题逐渐凸显、老人家居养老模式存在安全隐患等社会现状,本团队在上海社区范围内为11户空巢老人家庭提供居家安全环境改造服务。实践团队主要通过入户为老人进行相关评估并结合老人需求,与服务家庭共同确定改造方案的方式实施居家安全环境改造服务。同时,面向社区老年群体开展居家安全宣教,增强老人居家安全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希望随着本项目的开展,提高社会对空巢老人居家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弘扬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加深大众对环境改造及作业治疗的认识。通过实践,实践团队总结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改造流程。改造后的回访评估显示,改造家庭对居家安全环境接受度良好,居家改造和宣教有效改善了空巢老人的活动表现,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团队的改造案列也可以为城市推广适老化改造服务提供一些依据和实践经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指导老师:吴嬿

项目所在学院:康复医学院

团队成员:彭景秋、郭玉兰、唐辉振、戚韬、任仪、张衡

实践成果:

截止到目前为止,实践团队走访了上海市4个社区,为约200户家庭提供居家安全指导。实践团队联合社工组织“幸福海马”以及装修公司共同进行居家环境改造项目。目前1户家庭已完成改造,并进行了后续随访,还有10户家庭处于改造方案的设计阶段。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整合出的针对上海市空巢老人的居家安全评定量表,经验证可以有效评估老人情况和居家环境,并节约了评估时间,可供以后的相关人员参考借鉴。设计并总结出的改造流程,经过实践验证,此流程适合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实施。实践团通过科普文章,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向老人推广居家安全知识,累计阅读量达5000以上,累计听众达200人以上,并受到服务家庭的一致好评,以及社会主流媒体的报道,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青春是怀抱楚囊之情

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一展鸿鹄之志

小我融入大我

小爱酿为大爱

于祖国河山

肆意挥洒我们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