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重阳节,愿所爱所祝皆“长长久久”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1-10-14浏览次数:26


霜叶已红于二月花,

秋风起,

丹桂飘香,

傲菊灿烂,

又是九九重阳节。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重阳节的“前世”

重阳节的起源有着这样一个传说,东汉时期,方士费长房有一个叫恒景的徒弟,当时瘟疫四起,恒景每日披星戴月,勤学苦练,到了九月九,费长房将一包茱萸叶子和一瓶菊花酒交于他,让他与父老乡亲登高避祸。

是日,他带领乡亲们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将茱萸叶子分给大家,瘟魔不再敢近身,又饮菊花酒,避免感染瘟疫。与瘟魔搏斗,最终战胜了瘟魔。之后百姓们仍然会在这一天登高望远,躲避灾祸。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登高不仅是为了躲避灾祸、上山祈福,也有“小秋收”的说法。重阳时节,秋事已毕,山上的药材与野果正是成熟之际,农民们纷纷而至采集野果,药材。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转凉,草木开始凋零,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故亦有“辞青”之说。

重阳节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也被称为“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驱病,香味浓,可杀虫消毒,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之功效。民间以为九月九日乃逢凶之日,所以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阳节正值金秋时节,菊花傲霜怒放,千姿百态,相传重阳节赏菊饮菊酒的习俗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爱菊闻名,以隐居超脱于世俗,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节赏菊饮酒一说。



重阳节的“今生”

九蕴含着长久的意味,九九重阳节慢慢地被赋予了“久寿”的含义,因此被定为“老人节”。

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光不老,九九念孝,思念成疾,别让父母等你太久。




各位申小杏们,

何不趁着这秋风飒爽,漫山红叶黄花,

带上父母亲朋,

让时间慢一点,让距离近一点,

儿时他们把你举高,现在你陪他们登高,

洗去一切杂念,

陶醉于绚烂红火的秋风,

握住他们的手,

浓浓的秋味亦是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