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简报第三十三期: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双向合作利益共赢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18-07-29浏览次数:22

7月26日上午9:30,迎着烈日,都江堰申都中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黄维副总经理携事业部任经理、张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本草·四川实践团队。向我们重点介绍了川芎产业模式并带领我们考察了户外基地。


都江堰申都中药有限公司是2008年“5·12”地震后上海医药集团对口援建企业,公司定位立足于川产和西南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以中药饮片生产促进药材基地建设,使申都公司成为上药集团在西南地区的中药饮片加工中心,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中药材的储存、储备、供给中心。公司的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加工贸易为一体的中药产业结构,极大带动了地方中药产业的发展。


一、道地产区寻传统,考察调研见真章


来到会议室,黄总开始向我们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然后,就公司的特色产品——川芎的基本情况及基地概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就川芎基地建设以及政府、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对黄总进行了访谈与交流。


从访谈中我们得知,在政策的推动下,川芎产业进行的是“企业+基地+农户+科研机构”模式,对于不同区域,企业因地制宜,采用“租地+雇佣”、“指导+收购”等不同模式,散户则以成立合作社的方式与企业交流,企业对农民种植给予一定补贴,并且基地管理员会对农民进行培训。公司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也有合作,公司为学校提供科研所需材料,学校则帮助企业鉴定物种、检测有效成分含量。此外,公司对于川芎的要求较高,比如国家标准的阿魏酸含量要求不得低于0.1%,而公司要求不得低于0.26%,同时,对于切割后饮片的大小,公司也会进行筛选。


为了更好地把医药专业结合,组织了本次参观学习。在黄总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车间、实验室、仓库等,学员们带着热情了解了企业在严把源头质量采购、抓好产品检验、做好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并就川芎种植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为了加深理解,大家深入户外基地考察。公司将川芎基地设置在有1600年川芎种植历史的都江堰传统道地产区,当地农户种植经验丰富,采用与蒜苗间种的方式,起到防虫的效果。在苓种保存上,仍保留山区育种的传统模式,相比于使用冰柜保存,这种方式虽不够方便,却也在环保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我们在基地学习了川芎苓种形态以及种植环境,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采集了川芎苓种的标本。


三下乡队员对于公司的GAP基地具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川芎基地。现在虽不是川芎的季节,但可以看到与川芎轮种的一望无际的水稻,水稻种植规律整齐,可以想象到了川芎种植的季节,便是满地的川芎了。田间地头,有序地装置了灭虫灯和风力、湿度检测仪,其上还安置着摄像头,公司各级领导和采购方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川芎基地的各项指标和农户的种植情况。随后,我们一行人站在田陇上进行合影。



公司主打川芎产业的同时,也有一些副产业。比如银杏产业,因此我们跟随工作人员去了附近的银杏基地进行参观考察。


据了解,都江堰地区通过政府政策推行、企业积极响应,贫困人口得到控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


二、杏林学子思过半,辞别蜀地再求索


至此,我们实践的任务圆满完成!通过本次实践,大家收获颇多。开展于药材市场的各项调研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与医药公司的深刻交流让我们了解到药品开发与制作的复杂程序与严格要求;深入田间地头的实地探访我们领悟了农民的艰辛与政策的用心良苦……本次实践活动接近尾声,但我们的脚步不会停留于此,回校后我们会进一步进行科创研究,将活动做成成果,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