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20浏览次数:62

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

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下午,第二届淑女学堂的学员们随班主任端木寅老师和护理学院刘晓老师来到了本届淑女学堂的实践基地之一的茗约茶文化艺术中心,聆听茶的教诲。

  带领我们参观整个中心的是茶学学士、茶道美学总监吴家珍老师,她以她柔和的嗓音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由茶组成的世界。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

 我们换好鞋子来到大堂,正中央有一座道家始祖老子的微雕像,以其淡泊的心性切合了茶道的恬淡、静雅的特质。两边和中央都摆有整齐的茶具,就连堂前的水缸上摆有一个老者品茗的装饰,整个建筑都散发着茶的芬芳。

  跟着吴老师上楼,我们最先来到一个放满了采自云南千年古树的普洱茶的储藏室。学员们和老师一起在装满普洱茶罐子的架子两旁留下了合影。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

 在楼上有一个房间,它的三面墙壁都挂满了各位茶道大家的肖像和简介,吴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他们的背景,对应各种不同茶种的故事。中间的长桌上盛放着不同阶段的茶叶,老师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茶叶制作的工艺。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还发表了自己的疑惑由吴老师一一解答。

  接下来吴老师带我们“和美雅静”四个主题章节,参观了根据不同器具不同的排列组成的茶形空间,感受了身心静雅的体验。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 不仅如此,吴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穿插在整个场馆的茶仙子画像里的主人公——鲍丽丽。鲍丽丽老师是上海、米兰两届世博会的茶仙子,欧洲十七个孔子学院、十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她十五岁就开始接触茶文化,曾亲自出入云南密林深处探索古茶树的奥秘,寻觅茶的地域特征,正因为如此中心内设有中国第一个古茶树基因库。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随后鲍丽丽老师的出场,让我们有幸能够与茶仙子近距离接触,听她讲述她的茶道经历。她一共探访了68位制茶大师,感受不一样的茶文化。从她的口中我们了解到看似简单的茉莉花茶非同一般的制作工艺,临晨两点绽开的花瓣,重复九遍的花香熏染出一批上好的茉莉花茶。她著有三本关于茶道的书——《醒悟·茶境与自然文明》、《态度·茶人与技艺文明》、《静雅·茶心与演绎文明》,告诉我们茶的起源、工艺以及如何泡茶。鲍丽丽老师希望通过一碗茶汤,让人们见识到中华文化的美好,在各高校中传播茶文化。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之后学员们和吴老师一起体验了如何泡茶,亲身感受了茶艺的魅力。就像那句话说的,五百次郑重其事的拿起,练就一次从容典雅地放下。学员们各自品尝到老师和自己泡的茶,那种甘甜,口齿间留有余香,让人回味无穷。在茶艺的结尾,端木老师也上台发表一下她的感触。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结束了今天的日程我们和两位茶艺老师一起和了影,就恋恋不舍地返程了。对于今天的收获,淑女学堂参与的各个成员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感触。

张婷:千古树叶 品一茗香甜 和美静雅 悟一段人生

  程怀锦:在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浑厚的同时,对一断话记忆深刻:清醒时做事,糊涂时看书,独处时思考,没事时喝茶。

  陈雪晴:茶仙子说:为什么爱茶?因为茶里,有云的身影,风的轻吟;有露的光华,有雨的情怀。为什么喜茶?因为茶里,有日月星辰的辉映,山川河谷的决定。为什么恋茶?因为茶里,有故乡的原风景,人生的真滋味。

  刘春燕:茗约,一个清净优雅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茶香,茶仙子似从画中走来,举手投足间尽显古典淑女之风,品味茶道,醒悟人生,不虚此行。

  钟雪菱:万万没想到,一片茶叶,也能领悟出人生道理。即使是来自异地的我,也能受茶香味感化。清澈的茶,透彻复杂的人生。

  茶的意义是人赋予的,换言之人的态度影响着茶。无论是茶也好中医也好,这些我们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只要我们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也能够使之发扬光大,为他人营造一个恬静美好的生活。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在经历了茶的传统文化后,我们还会开展类似的其他活动,带领大家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偷偷预告一下,下次淑女学堂要去一步旗袍传统文化传播中心哦,欢迎成员们踊跃参加~(以下是照片福利哦)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品茗,尝“和美雅静”的韵味 ——记淑女学堂茶文化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