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 简报 第六十九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9-26浏览次数:37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

简 报

第六十九期 

共青团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11829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曙光医院二期挂职锻炼有感

经过了近一周的挂职锻炼让我收获了很多。对于曙光,我是不陌生的。之前七月份第一批挂职,由于简报组,我也有幸参与其中。现今第二批挂职,我仍在院办工作。

虽然办公地点不变,带教老师不变,但任务和主要工作却是大大改变了。在这三周中,我将主要负责采访各位科室前辈以期获得有关科室历史和荣誉的一些资料,将采访稿编写整理,再经由老师和受访老师修改指正,最终敲定成案。

迄今为止,我们采访小组已经对十五位各科室前辈进行了采访。他们全是名医,有的被评为上海市甚或国家级名中医,有的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的是人大代表。犹记得面对各位前辈的忐忑不安,我第一位采访的是邱仲川、邱主任。主任的从容谦虚让我影响深刻,他并不是简单的敷衍我们,而是热情地配合,把历史娓娓道来,谈笑风生间缓解了我们的紧张。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胡婉英主任。她西医出身,但仅仅一个月的“扫盲班”就让她接受并研究起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针刺内关以刺激恢复进行眼球摘除病人的心脏骤停、与黄吉赓商量研讨的“鹿角方”、受启发的“双龙丸”研制。现今对于心电图的一目了然,是由于当初的自学。那个年代的学习环境并不理想,但胡主任并非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回顾往年,主任仍心怀感激,说正是这些培养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除了学习主动、成绩斐然,身为心血管大家,她的“认真”让我感叹不已。随身携书,她说:“要争分夺秒,抓紧学习。”后来采访近尾声,主任拿出了一堆资料包括了科室主任变化及个人职位变化时间表还有获得的荣誉,这是她昨夜特地为这次采访梳理准备的。胡主任不管做什么事都很上心,她说认真是她的习惯。我想,任何人只要有这样一种习惯,那么是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好医生、做任何事都一定能够成功的。

从各位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做事前先要学会做人。要先有态度,再变习惯,习惯是根深蒂固的。医学生应以病人为主,临床也好、科研也好,都应该把病人利益放于首位;中医也罢、西医也罢,都应该以治愈疾病为前提。

严明新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病人来医院是解决问题的,医生也是解决问题的。既然目的一致,为什么会有矛盾?”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驱动的经济社会,或许会让我们迷失很多。但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坚定于以病人为首位,仍埋头苦读、学无止境。这些人他们将会是名医,或者说他们已经是大家了。

张珉

 

漫漫求学路 重重索骥关

——访上海市名老中医黄吉庚

2011817中午12时,一行二人的采访小组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名医诊疗室采访上海市名老中医黄吉庚教授。

黄吉庚先生先向我们介绍了他自己学习工作经历,谈及了曙光医院呼吸科的发展历程,接着提出了对中医人今后发展的期望:热爱中医、博采众议;锲而不舍、不断提高;研读经典、实践探索。

先生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从医五十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先生记忆如昨、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在黄老的回忆中,透露着学习中医的执着与热爱,探究学术的艰苦与心酸,临床行医的认真与谨慎。先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导着莘莘学子,作为聆听者的我们体会到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谈及何继承和提高中医水平这个问题,先生发表了他的深刻体会: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海纳百川,中西合璧;不耻下问,不吝赐教。短短几句,言简意赅,包含了先生一生行医传医的信念,也表达了先生对中医后继者的殷切期望。

关于读书,先生现身说法,边回忆学医心迹,边向我们介绍那些不朽的经典。“行重于知,循环往复”是先生的读书心要。先生认为《内经知要》、《伤寒论》、《金匮要略心典》、《温病条辨》、《景岳全书》、《张氏医通》、《柳选四家医案》、《丁甘仁医案》、《临证指南》、《实践论》、《矛盾论》均为学习中医大有益处的书籍,是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基础和临证典范。经典著作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后,便可将其应用于各领域中。对待中医书籍精读与泛读的处理上,先生认为应在泛读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内容进行精读,同时应注意内容的甄别,去芜存菁,以免引入歧途。

老先生着重强调了:“中医看病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实践出真知;而辨证开方时需要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许多综合性问题上想在书中找到明确答案有一定难度,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寻求答案,是唯一途径。此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是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老师们讲解时将经典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生动形象的解说令人茅塞顿开。

采访过程中,先生侃侃而谈,乐于与我们晚辈分享自己的经历成果。我们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通过对黄吉庚先生的采访收获颇多。先生的话语给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带来很多的启发在,我们将时刻铭记先生谆谆教诲,不辜负老先生的殷切期望!

陆娟懿

 

 

 

 

 

 

报送:团市委、校党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抄送:各附院党委、各学院、部党总支、各直属党支部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石 怡  管思思  张珉     指导老师:陶思亮  唐 燕  陈正芹  郑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