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会工作简报(六)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11-27浏览次数:17

  

动静皆宜,阳光自信

  

                       ——记首届上海中医药大学男生节

  

 

  

    2008年11月10,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会举办的首届男生节系列活动在校园内粉墨登场。整个男生节总共分为三个板块:趣味篮球,美味关系,优秀男生评选。为期一周的男生节活动为丰富的校园又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

  

趣味篮球:帅气活力在球场

  

    11月12下午300,男生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超级明星篮球趣味赛在篮球场正式开始。由于受到上午献血的影响,刚开始男生并不太活跃,大家都很羞涩的留着一手,不敢轻易“小试牛刀”。但是随着周围女生热情似火的加油呐喊声,男生体内的运动细胞终于开始活跃,每一个男生都希望展示他们矫健的身姿和精湛的球技来压倒其他的对手。有个男生仅用21秒漂亮地连续完成了逾越障碍,带球上篮和投篮的高难度动作后,他的头上仿佛出现了NBA明星的光环,大吼一声“wow,敲着胸脯用近乎男人的方式与场边的兄弟庆祝。

  

    随着场上气氛越来越热烈,连路过的男生也围了过来。现场报名踊跃,女生的助威声越发响亮。在三分球定点投篮比赛前,许多男生自发在一旁临时集训,男生们的拼劲使比赛高潮迭起。场上打球的,评球的,助威的全都乐在其中。

  

    夕阳西下,余晖脉脉。虽然比赛临近尾声,但是男生们青春昂扬的身影依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青春正在飞扬!

  

美味关系:做我的菜给你尝

  

    11月12晚上630,食堂一楼准时上演的“美味关系”掀起了男生节系列活动的高潮。

  

    女生秀厨艺,男生饱口福,这就是今晚令人期待的美味关系。

  

   随着活动的开始,女主厨们纷纷撩起袖子走进了食堂的厨房。一手执锅,一手掌勺,个个都颇有架势,绝对展现了名厨的风采。

  2008—2009学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会工作简报(六)

    而在餐桌前焦急等待美食登场的男生们也没有闲着,在热场的智力答题环节中竞相展现自己的智慧,挑战一道道充满趣味的问题。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第一道菜—茄子炖肉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它一出场,就被无数双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扫而空,只剩下一张张意犹未尽的嘴在不住嘀咕“好吃!真好吃!”。而随之出场的菜更是令人垂涎三尺,有江西风味的特色鱼,香飘四溢的可乐鸡翅,还有营养美味的养生杂盘。别出心裁的女主厨们为自己的菜取了充满个性的名字,有热辣的“我的野蛮女友”,也有诗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令人在享受佳肴的同时不禁浮想联翩。轮番登场的十五道菜,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令人口齿生香,无一“幸免”被抢食而空的命运,看着男生们奋力地飞快夹食自己的菜,毫不掩饰喜爱之情,女主厨们都乐得红霞满面。在桌上的所有美味被席卷完毕之后,食疗协会也献上了精致的水果拼盘,表达对男生节的真挚祝福。最后,经过大饱口福后的男生们投票,诞生了当晚的三美食,河鲜汤荣膺冠军,日式咖喱炒饭与缤纷乐分别夺得亚军与季军。

  

    美味关系,给了男女生们一次完美的互动,一道道香喷喷的美味佳肴,一个个食客品尝的有趣画面,为此次的男生节增色不少。

  

优秀男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2008年11月14中午1230,优秀男生评选活动在8302正式举行。此次评选邀请了基础医学院张瑛老师,体育部谢炜老师,社科部石小迪老师。来自医技学院的姜慧芬老师,护理学院的周娇老师也莅临了本次活动。另外,学生会主席团全体成员,协同社联主席,广播台台长,《朋友》报副主编共同响应并积极参与了优秀男生评选活动。

  

    优秀男生候选人的一分钟自我介绍拉开了评选活动的序幕。候选人们各显神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观众们留下了第一印象。接下来是情景问答,15位候选人被分为ABC三组,每一组针对抽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男生们你来我往,各抒己见,颇有百家争鸣的儒将风范。

  

    在展示环节,5号选手别出心裁放映了一段后援团的录像。1611号选手则是用自己的歌声表达此刻的心情。来自马来西亚的11号选手高歌一曲《少年》把整个评选活动推向高潮。

  2008—2009学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会工作简报(六)

    最后,根据评委打分结果和民众评委投票, 10位男生脱颖而出,获得了首届男生节优秀男生的称号。优秀男生们灿烂自信的笑容为男生节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学生会宣传部:  葛 程  方琳  撒世颖

  

 

  

 

  

 

  

 

  

 

  

 

  

 

  

 

  

 

  

 

  

 

  

 

  

 

  

 

  

 

  

 

  

报:团市委、校党委、附属医院、学院、中心、部党委(党总支)                

  

送:附属医院团委、学院分团委(团总支)、直属团支部                         

  

编辑:杨扬   撒世颖             指导老师:李赣 陶思亮 陈正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