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精神 推进学生会发展(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3-11浏览次数:14

                 十七大报告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  十七大报告发表的深刻背景和重要意义

  1)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a) 十七大报告对世界主题和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和科学概括

  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

  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

  天下大势: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

  b) 机遇和挑战两个“前所未有”

  三个主义在抬头: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

  西方国家在国际上散播“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

  c) 时代精神,世界眼光,全球意识

  2)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a) 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

  b) 两个“没有变”与三大差距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城乡差距矛盾

  地区差距矛盾

  贫富差距矛盾

  c) 新世纪新阶段新起点,回答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3) 十七大报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a) 回答四个“什么”;

  b) 十七大的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c) 不要左顾右盼,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二  十七大报告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1) 引言:交待背景,揭示主题,明确责任

  2) 第一块(一至四)  总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一层次(一至二):回顾      全面回顾历史,认可五年成就,指出八大问题;

  总结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宝贵经验;

  第二层次(三至四):展望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

  3) 第二块(五至十一):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

  第一层次(五至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建设

  第二层次(八至十一):国防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平发展道路

  4) 第三块(十二):专论: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两个伟大”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 结束语:呼应开头,不忘使命

  四个“一定要”: 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夺取新胜利,谱写新篇章

  三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着重研究学习若干问题

  1) 解读大会主题

  a) 高举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c) 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d) 奋斗目标: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义和科学体系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外延:

  第一,理论概念

  一种科学理论,一面伟大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二,实践范畴

  一条正确道路,一项伟大事业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

  从一条伟大道路发展到多条具体道路

  第三,制度形态

  一套基本制度,一个成功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四,价值取向

  理想,信念

  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的共同理想

  3)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发展目标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a)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

  继承发展,集中体现,科学理论,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

  b)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c)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d)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要求

  线(基本路线),面(和谐社会),路(改革开放),建(党建)

  e)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又好又快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a) 明确目标和基本纲领;

  b)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加生态文明——五大建设与五大文明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重大发展战略

  (1)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与发展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目标:“五个有所”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加强社会管理,确保安定团结

  报告的十个鲜明特点:

  (1) 理论整合体现了“全中求准”

  (2) 理论创新体现了“新中求深”

  (3) 经济建设体现了“好中求进”

  (4) 政治建设体现了“稳中求进”

  (5) 文化建设体现了“大中求强”

  (6) 社会建设体现了“难中求解”

  (7) 国防和军队建设体现了“精中求特”

  (8)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体现了“同中求统”

  (9) 外交工作体现了“和中求利”

  (10) 党的建设体现了“严中求治”

  5)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主线: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要求:为民,务实,清廉

  布局: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

  目标: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会宣传部